圖片出處:http://de.wikipedia.org/wiki/Datei:Cleaned-Illustration_Malus_domestica.jpg


我們家裡本來有兩棵蘋果樹,一棵叫Ingrid Marie,是在北德常見的蘋果樹。其果實中等大小(這樣說好了,比五爪蘋果小),深紅色帶點黃色,吃起來酸酸甜甜的,很香;另一棵叫Ontario,果實較大,綠綠的,只有照到陽光的那一面會變紅,吃起來比Ingrid Marie酸很多。這兩棵果樹有三十年以上的歷史了,是我們家那口子爸爸媽媽種的。前兩年,這兩棵樹產很多的蘋果,特別是Ingrid Marie那棵,多到我們覺得樹枝快被纍纍的果實扯斷了。我們怕整棵樹因果實太重斷成兩半,架了好多支架幫它承重。過冬後,我們趕緊打電話請專業園丁來幫我們修剪這兩棵蘋果樹。結果修剪完,Ingrid Marie完全停產了,去年今年一顆蘋果也沒有。Ontario倒是還長了幾顆。這兩棵蘋果樹味道,香味,收成的時間都不同;Ingrid Marie比較甜、有香氣、九月中或底開始可以採收、採收後不能久放。Ontario很酸、比較沒有香味,很脆,十月中或底才可以開始採收。天冷時甚至到十二月才能採收。Ontario可以久放,不像Ingrid Marie,放久了就會開始萎縮,而且越縮越小,肉就會變「脯脯」的不脆。



我們家裡的Ingrid Marie


我剛認識這兩棵樹時,還根本對蘋果或蘋果樹沒甚麼認識。只覺得這兩棵樹長得「彎彎喬喬」,不怎麼特別。當時結果實的時候,我也來幫忙採收過。我還記得,第一次來採收時,天氣很好,花園中還飛著黃蜂及食蚜蠅(Scheinwespe),我家那口子一直警告我,小心不要被黃蜂咬了。因為Ingrid Marie的果實很香甜,黃蜂往往就咬個洞躲在蘋果裡頭吃。洞當然也有可能是鳥兒或其他蟲兒之前就啄的。摘果子的時候,有時看不到果子的背面;一不小心的話,可能有隻黃蜂正大快朵頤的躲在蘋果裡,它一受驚了,就有可能會攻擊人。我那時候還蠻瞧不起這兩棵樹;Ingrid Marie的果實有一半以上被蟲或鳥咬過了,不能採收。Ontario雖然沒蟲害過鳥害,但太酸了,而且皮有深綠色的斑。



我們家裡的Ontario




我們家今年Ontario的收成


我家那口子那時曾解釋給我聽過,鳥兒蟲兒也要過日子,分點蘋果給它們吃沒甚麼不好;大家都那麼小心眼,它們要靠什麼過日子。再者,這些都是自己種的,也沒灑農藥,所以蟲兒都敢來吃。就算不洗,把灰塵擦掉了,人就能吃了,外頭賣得怎麼能比。皮上的那些深色的斑都是蘋果皮自己分泌出來的,用水清洗一下就乾淨了;懶一點,就再用力擦一下就沒了。我那時還抱怨,Ontario不好吃。當時我家那口子笑笑說,那是冬季蘋果(Winterapfel),要放久了才好吃(Lagerapfel)。再不然做果泥也很好吃。我當時的想法是,放著新鮮好吃的水果不吃,果子還要等到不新鮮才吃,這甚麼詭異的道理啊!


其實很多水果一摘下來是不能吃的,像是香蕉、釋迦,偶爾買回來也要再放個一兩天才能吃。以前德國的冬天是不長新鮮蔬果的。為了過冬,以前的人當然要想辦法儲存可以久放的糧食。冬季蘋果剛好就是這種在冷天氣採收後,可以儲放一段時間,直至其果實成熟,且又不失其滋味的水果。事實上,夏季根本沒蘋果。所謂的夏季蘋果(Sommerapfel)是二十世紀中才交種的新品種。大部份市面上目前夏天賣的蘋果,多半是從冬季採收後儲放到夏季的。也有一些是從地球的南半球(當他們在冬天時)運輸來的。所以當年長輩會找這兩棵種在園子了,也是有道理的。收成好時,從秋天開始一直有蘋果到過冬。


都市長大的我,對自然生態有著很貧乏的認識。我是從這兩棵樹中,開始認識植物跟四周環境複雜的互動。有時,我們尚未感覺天氣轉暖初春之際,光禿禿的樹枝卻開始長起芽來。入秋時也是這樣,前一天可能還讚賞著黃葉的秋色;隔兩天,秋風早已無情掃落所有的葉子。果樹的嫩葉是許多其他昆蟲及動物的饗宴。我原本也不知道住的附近有鹿。要不是發現樹皮的傷口,樹葉上的咬痕,我根本不知道鹿常跳進花園來吃幼葉及嫩樹皮。我們新種小樹的皮也常常被啃傷。所以要用鐵絲網或塑管把枝幹包起來。鹿也吃蘋果,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。許多昆蟲會把卵產在樹葉上,以便幼蟲孵化後就馬上有食物可以吃。所以我們每年都會在樹幹上綁黏紙,以防母蟲及螞蟻上樹。我之所以沒有我們蘋果樹開花的照片,就是因為這兩、三年,葉子全被蟲兒蛀得到處都是洞。聽說,每一顆蘋果樹需要三十片葉子來供給營養。這也難怪我們這幾年收成不好。


修剪蘋果樹也是一大門學問。畢竟我們還是想要有蘋果,所以偶爾還是要干涉一下樹的發展。因為蘋果非野生水果。大部分蘋果樹均與其他果樹插枝。所以修剪時一般要小心不能剪到主枝,只能剪所謂的野枝(盲枝);否則長出來的蘋果就會是不好吃的「野蘋果」。因為要顧及樹枝承受果實的能力,又要考慮是否能摘到果實。所以修剪時,要盡量讓樹保持所謂的「皇冠狀(Krone)」。修剪蘋果等於是讓果樹受傷,所以剪多少,甚麼時候剪,當然也是個大問題。特別是,果樹容易感染黴菌。修剪的地方容易受感染。植物不像動物,痛會叫,不舒服會呻吟。許多反應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徵照、小改變上。在植物的世界裡,以人的眼光來看,一切是很緩慢的。植物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看得出來的,跟植物的對話也不是馬上可以得到答案的。往往等到我們發現有問題時,很多時候為時已晚。


從開始認識這兩顆蘋果樹後,才開始注意到,超級市場裡供應的蘋果種類。我自己比較愛吃的是Braeburn,一種紐西蘭品種的蘋果。果肉脆,味道酸酸甜甜的。一年四季幾乎都有。我不愛吃甜蘋果,像五爪或富士我就少買。那種青青很酸很酸的蘋果,如常見的Granny smith,我也很少買。偶而我也會買Cox Orange。以前不太在意其他蘋果的滋味,總覺得買了自己愛吃的就算了。現在就會多看看、聞聞沒吃過或沒見過的蘋果。有些蘋果很香很香(如有名的夏季蘋果Klarapfel),味道真的可以讓人聞香下馬。有些蘋果好吃甜脆,但沒甚麼香味。有些蘋果適合煮、有些適合烤。有些蘋果做沙拉好吃,有些蘋果跟肉一起煮香。味覺是很主觀的,喜歡哪一種是很難說的。譬如說,我不愛吃牛奶鳳梨,總覺得它太甜,失去吃鳳梨的口感。可是偏偏很多人愛吃牛奶鳳梨,覺得它甜好吃。


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,所以每一年在市場上總是可以看到新的蘋果品種。最近我們看到了新的品種,叫柱狀蘋果樹(Säulenapfelbaum)是為了滿足都市人在家種果樹的樂趣。它可以在大型的盆子了生長,不一定要在空地,所以可以把它養在陽台上。我們兩年前買了一株。當時的想法是,如果老的蘋果樹不長蘋果了,至少新的會結果。再者,花園裡也容納不下一棵正常的高株蘋果樹(Hochstamm)。所以我們就買了試試。今年我們又再買了一株柱狀,前幾天把兩株種在一起。希望過幾年,會有好的蘋果收成。


新種的柱狀蘋果,要先幫它用會鏽的鐵絲網把根包起來,免得土撥鼠或田鼠去吃它的根。這棵叫Arbat



另一棵叫Berbat。新種的樹要澆很多的水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idenaeff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