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lmar是個在亞爾薩斯 (dt.:Elsass; fr.:Alsace),法屬的上萊茵河省城。這個城的老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老城裡充滿了舊式的木桁屋 (Fachwerkhaus)。城的面積大該只有台北的四分之一,人口不到七萬人。地理位置上介德法邊境,歷史上十七世紀後屬法,二次大戰期曾屬德。這個城是這附近主要農業區交易中心。其地理位置在著名的亞爾薩斯葡萄酒之道上,白酒紅酒都有產。被稱為亞爾薩斯葡萄酒的省城。此城西元九世紀就被記載。西元十三世紀時,被神聖羅馬帝國封為帝國自由之城 (Freie Reichsstadt)



▲這就是所謂的木桁屋(Fachwerkhaus),城內的一家餐館。從牆上可以看到原來蓋時的木架,木架間的牆一般是由黏土加乾雜草填滿。有個時期是用磚填滿的。左面的那個牆有個有趣的錯覺畫。也就是說,窗口的四周被畫上好像石飾般的窗框。


我們近午到時,天色還灰灰的,一副雨還沒下盡的樣子。下了公車,滿街都是遊客。這幾天南邊這幾邦放宗教假,所以大家都攜家帶眷的出遊,天氣不好,但遊興還是很旺。我們先到旅遊局找導覽。我們到時才知道今天根本沒有城市導覽。所以一切要靠自己。這裡已經是法國了,所以規矩也跟德國不太一樣。我們倆想想那就自己逛逛吧!



▲同一景,我照了兩張照片,這一張天色還不好時。這位置在菩提樹下博物館(Museum Unterlinden)門口面對城內水渠處。



▲這張是下午後太陽出來時照的,整個顏色看起來鮮豔好多,心情也好很多。


我們倆先隨便逛,一開始有點漫無目標。後來,天公又不作美,我們想想,那先去逛博物館好了。等博物館逛完,可能雨不下了。有關博物館的行程,我下回會再說。



▲大街的一景,一眼望去,好多木桁屋



▲我肚子餓了,在這裡買個法式鮪魚麵包吃。這家小店看起來也是頗有特色的



▲城裡到處都有這樣送子鳥的裝飾。送子鳥是亞爾薩斯省的代表動物。所以到處看得到屋外以送子鳥做裝飾。


我們出了博物館,天公作美,大放晴。好高興,又再逛了城裡一遍。天氣好,心情也變好,到處看起來都很美。我們沿著行人步道區散步前行。因為沒有導覽,所以到處看起來有點走馬看花。



▲右邊這個就是聖馬丁大教堂(Martinsmünster),這事上萊茵河省中最重要的歌德式建築之一



▲大街傍晚的一景,觀光客漸漸散去。這個廣場在聖馬丁大教堂的一側



▲轉進行人步道區裡,入眼簾的就是漂亮的木桁屋。顏色五彩繽紛



▲木屋上的一家賣食品的店家標示



▲另一家食品店的櫥窗,好多花樣,看了真動心。不過這裡真的是觀光區,價錢是觀光區的價格



▲舊的警察局,屋頂的磚瓦排成漂亮的格子狀花樣



▲左邊那棟有黃色牆紅色窗門的叫das Adolpf Haus,是Colmar 城裡最老的房子。十四世紀就被提到。



▲轉角一棟商店門前可愛的裝飾



▲這是有名的Altes Kaufhaus1480年建成。由於Colmar當時是商業及貿易中心,這棟建築物就是當時公家的經濟辦事處,包掛稅捐機關都在內。



▲到處都長得像這樣,每棟房子都有自己的歷史



▲我們在城裡逛逛時,突然看到這個博物館。上面有個自由女神像。知道為什麼嗎?



▲大門牆上寫著Bartholdi博物館,看樣子是紀念這位Barthold先生,但他是誰啊!



▲搞了半天,原來設計紐約自由女身像的雕塑家,Barthold先生是出生於此。這裡有他其他的雕塑及作品展



▲閒逛小巷子



▲我們來到了有名的製革皮區及魚夫區,一看就很眼熟。水渠是跟這兩個職業分不開。我在其他的遊記裡提過。



▲看到這個水道,就知道此區叫小威尼斯



▲小威尼斯,可以看到水道兩邊到處是咖啡館或餐廳



▲小威尼斯水渠旁的餐館



▲牆上到處看得到的送子鳥裝飾



▲水渠兩岸的房子



▲隨便照了一張門上的鐵飾。我常在想,大家都用鐵窗,可是就是沒有人要把鐵窗弄得漂漂亮亮的



▲又是一個畫有錯覺藝術畫的牆。這是家餐館兼旅館



▲我們在這裡小憩了一下,有人來問我們要不要搭船逛水渠



▲製革皮區的小巷



▲水道上兩旁的舊式房子



▲一出城外,整個景象就荒涼殘敗的樣子



▲閒逛時看到的一棟有趣的房子。看看右邊大門旁有個小房子信箱



▲就是這個!大房子牆上有個小房子,我覺得很好玩,拍了張照片



▲這是回到Breisach照的,萊茵河城門,上面有個博物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idenaeff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